学院动态

北京中关村学院携手蚂蚁集团与道达尔能源共探“AI+新能源”未来

2025-04-16

蚂蚁合照.jpg

近日,北京中关村学院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携手蚂蚁集团,在蚂蚁 T 空间与道达尔能源全球高管团队围绕“AI +能源”创新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话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路径。

蚂蚁111.jpg

前沿对话:AI 如何改写能源格局?

作为全球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副总裁徐忠华率 30 余人高管团队访华,聚焦中国 AI 技术发展与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北京中关村学院公关部部长商容老师表示,期望通过此次交流,推动道达尔能源与国内教育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为能源与科技融合注入强劲活力。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学智能研究团队余峰老师及博士生吴倩云同学以“AI 驱动的固态电池智能研发体系”为主题,向嘉宾展示了团队在材料计算、生成式模型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余峰老师指出,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存在安全隐患与能量密度瓶颈,而固态电池凭借固体电解质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下一代心脏”。但当前固态电池面临材料筛选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难题,AI 技术的介入正在重塑研发范式。团队通过构建“AI+固态电池”研发生态,整合全球能源材料数据,开发出四大智能体(信息提取、计算、实验、决策)协同工作的自动化平台。例如,通过联邦学习+区块链技术,企业可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融合数据中的知识,破解数据孤岛难题。

蚂蚁-展示111.jpg

蚂蚁-展示222.jpg

技术碰撞:AI×能源的无限可能

在互动环节中,道达尔能源高管对 AI 技术在电池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北京中关村学院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师生详细阐释了 AI 在固态电池研发中的三大核心应用:通过 AI 加速第一性原理计算算法突破传统试错模式,缩短材料筛选周期,理性设计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AI 打通自动化实验平台实时反馈数据,优化工艺参数,建立端到端的工艺-表征-性能的正向预测和反向设计模型;覆盖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复合物等技术路线,建立使用场景到电池设计模型,实现跨企业数据安全协作。

合作探索:开启 AI 能源新篇章

基于此次深度交流,北京中关村学院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期望与道达尔能源探索更多合作机会,依托道达尔能源现有生产线与北京中关村学院的 AI 技术,实现新能源领域更多突破。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对外交流和实践机会。

道达尔能源副总裁徐忠华表示,公司已部署数字工厂实现海量数据智能处理,并对北京中关村学院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 AI 驱动固态电池研发体系表现出浓厚兴趣,期待通过技术协同加速电池设计迭代,共同探索 AI 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

北京中关村学院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展示的“AI 驱动长流程决策优化”技术不仅为固态电池研发带来革命性突破,更预示着 AI 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正如余峰老师所言:“我们期待与道达尔能源共同书写‘AI×新能源’的新篇章 —— 让算法穿透原子隔阂,用数据熔铸能源未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