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关村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人工智能重塑科学发现新范式”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微软全球研究合伙人、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亚洲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秦涛博士。秦涛博士为现场及线上听众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前沿应用与创新突破。

秦涛博士:人工智能重塑科学发现新范式
在讲座中,秦涛博士指出人工智能在多尺度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从量子到宏观系统的模拟,尤其在大气科学和极端天气预测等领域成效显著。秦涛博士提到,近年来诺贝尔奖多次授予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例如 2024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设计研究。这一事实表明,人工智能不仅加速了科学研究的进程,还显著缩短了从科学发现到获得国际认可的时间。秦涛博士进一步介绍了微软研究院于 2022 年成立的“AI for Science”项目。该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模型开发、智能计算和跨学科应用,旨在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在本次讲座中,秦涛博士着重分享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包括:AI2BMD——以从头计算精度推进蛋白质动力学研究;TamGen——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从头药物设计;SFM-Protein和uProtein——蛋白质大模型助力蛋白质工程;MatterSim 和 MatterGen——深度学习变革材料设计;NatureLM——多领域多模态的通用科学大模型加速科学发现等。最后,秦涛博士对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开发通用科学模型的重要性。他指出,未来的科学模型将能够处理多领域、多任务的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的工具,推动科学发现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中关村学院:AI 前沿探索与科研创新
北京中关村学院始终秉持“极基础,极应用”的颠覆式研究理念,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从而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未来,学院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创新潜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